香港,一個紙醉金迷、寸土寸金的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
每當夜幕降臨,在香港維多利亞的夜色中,作為金融新地標的香港國際金融中心(IFC,415.8 米)大樓星光璀璨,旁物再好,也顯得黯淡無光。
IFC位于中環金融街8號,這座全港最貴的寫字樓便由香港地產四大天王之二李兆基跟郭得勝家族聯手興建。
2019年5月28日,香港中華煤氣舉行股東周年大會,正式宣告香港巨佬四叔正式退休,職業生涯定格于91歲。
四叔退休,兒子上位,中華煤氣、港華均易主
5月28日,香港中華煤氣發布正式公告,李兆基博士將退任本公司主席之職務、本公司非執行董事,以及提名委員會及薪酬委員會成員職務,而同時李家杰博士及李家誠先生(兩者均為本公司非執行董事)獲委任為本公司聯席主席(分別及個別稱為「本公司主席」)以及提名委員會之成員兼聯席主席(分別及個別稱為「提名委員會主席」)及薪酬委員會之成員。
李家杰博士及李家誠先生分別是四叔的大兒子與小兒子。
根據四叔家族信托的安排,李家杰博士及李家誠先生均為全權信托之可能受益人,被視為擁有6,389,357,019股股份之權益(占中華煤氣已發行股份約 41.53%)。他亦被視為持有本公司相聯法團之權益,包括港華燃氣有限公司 (「港華燃氣」)1,895,264,270股股份(占港華燃氣已發行股份約67.45%)。
80余載,以1000元締造的5000億帝國
李兆基1928年出生于廣東順德,6歲時便被父親安排進家里的商鋪學習做生意。12歲時,李兆基已熟練掌握了看金、化金、熔金的核心技術及知識,并很快出任天寶榮金鋪的頭柜,是順德當地少有的金鋪奇才。
由于其在家中排行老四,在李兆基發家之后,“四叔”這個稱呼也由此傳開。
1948年,李兆基帶著1000塊錢只身一人來到香港打拼。
由于對于黃金知識較為熟悉,初抵香港,李兆基選擇了買賣外匯和黃金的生意。時局動蕩給了李兆基發家致富的機會。
1949年前后,外匯兌換和黃金買賣業務格外興隆,李兆基由此大賺一筆,為其日后在香港的事業發展贏得了第一桶金。
上世紀50年代后,香港工商業和進出口貿易逐漸復蘇發展,李兆基轉行做起了五金生意和進出口貿易,同樣因為看準了進入市場的時機,李兆基的生意自然順風順水。
1958年,李兆基和馮景禧、郭德勝等8人合股成立永業公司,正式涉足房地產生意。
1972年底,李兆基與胡寶星合作,組建“永泰建業有限公司”。1973年初,香港迎來股市牛市,李兆基趁機推動永泰上市,在牛市中。而在此后股市崩盤,地產業蕭條之際,手握大量現金的李兆基又以低價購得了大批的土地和舊樓。
1988年,李兆基成功推動恒基兆業上市。1988年,恒基兆業地產公司全面收購了永泰建業,將之改名為“恒基兆業發展有限公司”。
之后,李兆基還啟動了多元化的經營策略,通過恒基兆業收購了中華煤氣29.7%的股權。
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于1862年成立,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公用事業機構,亦是香港規模最大的能源供應商之一,在香港的供氣網絡管道全長逾3,400公里,為超過169萬客戶供應煤氣。公司更致力拓展電訊、樓宇建設工程、新興能源開發及應用等項目,使業務更趨多元化。
香港中華煤氣於1994年開展中國內地的燃氣項目,公司在內地共有逾100個項目,業務遍布全國19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即是后來單獨上市的港華燃氣。
誰曾想,中華煤氣已成為四叔旗下最大的資產版塊。
目前,四叔旗下的恒基地產持有一家上市附屬公司恒基兆業發展(00097.HK),以及三家上市聯營公司,即香港中華煤氣(00003.HK)、香港小輪(00050.HK)和美麗華酒店(00071.HK),而香港中華煤氣又持有港華燃氣(01083.HK)的股權。
以旗下6個上市平臺估算,李兆基家族持有的商業王國市值就有5495.68億港元。截至5月27日收盤,恒基地產市值為2152.22億港元、香港中華煤氣市值為3021.89億港元、香港小輪市值為31.07億港元、美麗華酒店市值為109.86億港元、港華燃氣市值為159.61億元、恒基兆業發展市值為21.03億港元。
2018年,中華煤氣(含港華)在內地之城市燃氣項目總數已達131個,遍布23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全年總售氣量約為230億立方米,較上年度增長18%,股東應占利潤93.13億港元,同比增長13%。
香港四大天王時代落幕
伴隨著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快速崛起,香港這個陸地總面積只有1106.34平方公里的小島上陸續出現了以房地產發家的四大地產天王,包括李嘉誠、郭得勝、李兆基、鄭裕彤四家。
李嘉誠,出生于廣東潮州潮安縣,其旗下主要的上市公司——長江實業集團、和記黃埔集團、香港電燈集團、長江基建集團,業務包括物業發展及投資、房地產代理及管理、港口及相關服務、電訊、酒店、零售及制造、能源、基建、財務及投資、電子商貿、建材、媒體及生命科技等。
2018年,李嘉誠正式退休。兩個兒子,長子李澤鉅擁有了家族企業掌控權,大部分企業都給了李澤鉅,而小兒子李澤楷獲得了全部的現金資產。
鄭裕彤是廣東順德人,抗日戰爭后,鄭裕彤來到澳門周大福珠寶打工,與妻子周翠英結婚后,繼承了周大福。除了人盡皆知的周大福珠寶跟新世界發展,鄭裕彤還擁有眾多上市公司,如新世界百貨,新創建集團等等。
鄭裕彤于2012年退休,于2016年病逝,享年91歲。緊接著長子鄭家純中風住院,無奈之下,長孫鄭志剛被迫上臺,接手家族企業。
郭得勝是祖籍廣東香山人,生于澳門。從小雜貨店滿滿做起,經營過洋貨批發,取得日本ykk拉鏈的獨家代理權,并創立了新鴻基。
1990年,郭得勝因心臟病復發而不幸去世。郭家三兄弟郭炳湘、郭炳江、郭炳聯接管了公司。
如今,伴隨著四叔宣布正式退休,香港地產四大天王時代正式落幕。
傳奇均已遠去,江湖再無大佬。